山東威海:“煤改空氣源熱泵”讓家更暖天更藍
清潔供暖新時代到來,威海市今年空氣源熱泵
等電采暖改造面積達70.5萬平方米
“煤改電”,家更暖天更藍
羊亭鎮煤改電供暖工作人員正在進行設備例行檢查。 資料片
記者 王璐瑤 通訊員 蔡海滄
今年,威海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分散燃煤鍋爐治理,全面淘汰城市建成區內10蒸噸/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。加快實施“以電代煤”工程,不僅是普通市民的期盼,也是各級各部門下大氣力治理大氣污染的一項重要舉措。
現如今,小煤爐取暖時代已經過去了,清潔供暖時代開始到來,在威海市淘汰燃煤鍋爐的“煤改電”地區和一些不能實現集中供暖的區域,空氣源熱泵等一大批新型電供暖方式正在興起。12月19日,記者從國網威海供電公司了解到,今年截至目前,威海市電采暖改造面積達70.5萬平方米,相當于每年節省標煤6400噸,減排二氧化碳約17200噸。
約8000戶居民
今年用上電采暖
“今年我們小區由區域小鍋爐供暖改為空氣源熱泵供暖,對于供暖效果我很滿意,室溫在20℃以上,特別值得夸獎的是,新安裝的空氣源熱泵有溫感探頭,到了夜間氣溫下降的時候會自動提溫,家里一直很暖和。”家住環翠區羊亭鎮銀興錦園小區4號樓的居民曲秀萍對威海熱電集團的工作人員表示。
今冬供暖季,為了響應環保要求,銀興錦園小區拆除區域燃煤鍋爐,實施“煤改電”,取而代之的是空氣源熱泵項目。這個項目是利用空氣中的熱量來制熱,同時消耗部分電能,為周邊的銀興錦園小區、名流小區約400余戶居民集中供暖,成為威海市大力實施電采暖工作的一個縮影。
今冬供暖季,臨港區黃嵐街道辦事處和文登區界石鎮的區域燃煤鍋爐也都拆除,采用空氣源熱泵進行集中供暖。記者從國網威海供電公司了解到,今年威海市約8000戶居民今年用上電采暖,既包括“煤改電”項目,也包括部分沒有實現集中供暖的區域完成了電供暖改造。
乳山市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劉勝介紹說,金鼎·銀龍灣小區在進行供暖改造前,終確定了電采暖方式。這種綠色環保的采暖方式已經被運用到乳山市的20萬平方米用戶家中,越來越多的小區納入居民電采暖改造工程中來,推動了居民采暖電氣化的發展。
電采暖項目覆蓋
向基層延伸
70.5萬平方米!這是威海市截至目前的空氣源熱泵等電采暖改造面積,隨著各項改造工程的不斷完成,這一數字還將繼續增長,并面向基層地區不斷延伸。
今年,環翠區成為全省首批五個農村供暖試點縣(市、區)之一,全面啟動省級農村供暖試點相關工作,對王家疃、劉家疃、小莊等10個村實施農村供暖改造,電供暖成為農村供暖改造的方式。
前不久,榮成新一中和榮成市第二十七中學的電采暖設備通過驗收,實現了“以電代煤”取暖,這是榮成首批校園電采暖竣工工程,標志著榮成市供電公司學校電采暖示范工程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。
在榮成,夏莊鎮衛生院、寧津街道衛生院等16個基層衛生機構燃煤鍋爐今年全部拆除,改為空氣源熱泵供暖,電采暖面積達到5萬平方米,11月份開始正式投用。此外,文登區和乳山市的鄉鎮幼兒園、敬老院、鄉鎮醫院等單位今年也紛紛加入了“煤改電”的改造中,實現了溫熱穩定、溫度可調、綠色節能的清潔能源供暖。
新型電采暖方式(空氣能無水地暖)
正在興起
在人們的傳統印象里,電采暖就是通過油汀、“小太陽”等設備進行取暖。但現在,電采暖開始逐步向集中供暖、節能集約的趨勢發展,空氣源熱泵等方式是當前比較熱門的采暖方式。
記者了解到,今年威海熱電集團開展的“煤改電”項目,全部采用空氣源熱泵采暖,采暖面積達到26萬平方米。
“空氣源熱泵比較適合集中供暖的項目,如居住小區或者公共服務場所等不受安裝規模的限制,能效比高,經濟實用,適合個人家庭安裝。”國網威海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,隨著電采暖的大力發展,更多新型電采暖方式正在興起,如榮成市崖頭街道辦事處碌對島村的海水供暖、威海市碼頭小學的地熱供暖等方式,為更多的有供暖改造需求的群體提供了模板。
電供暖的成本賬如何算?國網威海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幫記者算了一筆賬,以空氣能無水地暖這種供暖方式為例,滿足“節能65%的標準”的建筑,入住率在60%以上等條件,平均一個供暖季下來,一平方米供暖面積的耗電量在25度左右,根據當前的電價,折合每平方米的供暖成本不到15元。
“電采暖的優勢比較明顯,節能、衛生和安全,是未來供暖的一個主要方向。今年山東省物價局、山東省經信委下發關于居民谷峰分時電價政策的通知,將采暖期峰段由14個小時減少至12個小時,谷段由10個小時增加至12個小時,峰段和谷段電價也相應做出了調整,從政策方面減輕了部分用戶的供暖成本。”國網威海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王貽亮表示,今后威海供電公司將在電網配套改造等方面下大力氣,保證電力供應,不斷推進威海市清潔能源供暖改造的發展
0631-5771645
18660361477
357574796@qq.com
威海市高區世昌大道金猴裝飾材料市場27-3號